requestId:68c8515c975214.94273450.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23年7月19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介紹2023年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邢慧娜:
女水箱水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繼續進行經濟數據的例行發布,我們邀請到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先生,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女士,請他們向大家介紹今年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下面,首先請趙志國先生作情況介紹。
2023-07-19 10:02:06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 趙志國: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感謝各位長期以來對工業和信息化事業的關心和支持。下面,我簡要介紹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
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工業和信息化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兩會”安排部署,落實落細黨中央、國務院各項任務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著力抓好穩增長、提質量、優結構等工作,工業經濟恢復向好,信息化發展平穩,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推進新型工業化取得積極成效。
第一,工業經濟恢復向好。隨著3月份以來一批穩經濟政策效果持續顯現,各地支持制造業當家等政策舉措出臺實施,工業經濟保持恢復發展勢頭。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增速較一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其中,5、6月當月同比增速分別為3.5%、4.4%,呈現逐月回升態勢。工業投資保持擴張斯柯達零件,上半年同比增長8.9%,增速較一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工業出口提質升級,上半年“新三樣”(包括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同比增長61.6%。企業效益邊際改善,利潤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利潤結構不斷優化,5月份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5.2%,連續兩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小巨人”、專精特新企業營業收入、利潤增長均高于規上工業企業。
第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步伐明顯加快。我們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新產品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42.4%。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突破2000萬輛。上半年,太陽能電池、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產量分別增長54.5%、34.1%。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扎實推進,一批重要技術產品實現突破,C919大型客機投入商業運營,國產首艘大型郵輪順利出塢。智能制造深入推進,各地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近8000個,涌現出虛擬驗證、共享制造等新場景、新方案、新模式。綠色低碳轉型成效明顯,有色金屬、建材、鋼鐵、化工等行業能耗強度持續下降。
第三,信息通信業賦能作用持續提升。我們加強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行業整體呈現蓬勃發展態勢。前6個月,電信業務收入增長6.2%,業務總量同比增長17.1%,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293.7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達6.76億戶,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超過21.2億。賦能實體經濟轉型升級。5G應用已經融入60個國民經濟大類,加速向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重點領域拓展深化,應用案例數累計超5萬個。工業互聯網“百城千園行”縱深推進,標識解析體系服務企業超27萬家,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240家。
第四,中小企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我們強化政策惠企、環境活企、服務助企、創新強企、人才興企,大力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印發實施《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開展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深入實施“科技成果賦智、質量標準品牌賦值、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專項行動。深化產融合作,幫助中小企業通過國家產融合作平臺融資5100億元。開展“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和中小企業服務月活動,前6個月全國各類服務機構服務企業共計700多萬家。
當然也要看到,當前工業經濟發展中還面臨需求不足、效益下滑等困難和挑戰。但是,我國經濟整體回升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工業經濟發展仍然具有很強的韌性。近期我們召開了制造業企業座談會和專精特新企業圓桌會議,與會企業家普遍對后續發展充滿信心。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新型工業化為目標,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穩增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工業和信息化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情況就介紹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2023-07-19 10:08:48
邢慧娜:
謝謝趙總工。大家已經舉手了,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2023-07-19 10:12:32
總臺央視記者:
7月17日,德系車零件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請問您怎樣看待當前工業經濟形勢?下一步還將出臺哪些政策來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謝謝。
2023-07-19 10:13:05
趙志國:
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謝謝你的提問。今年以來,我國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上保持了恢復向好的發展態勢。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增速分別較去年上半年和今年一季度加快0.4個和0.8個百分點。作為制造業脊梁的裝備制造業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汽車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等行業利潤保持了較高的增長。同時看到,當前工業經濟發展面臨需求不足、效益下滑等困難和挑戰,但從趨勢上看,我國工業持續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宏觀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落實促進汽車和家居消費等政策,加緊制定實施汽車、電子、汽車零件貿易商鋼鐵等十個重點行業穩增長的工作方案。加強規劃指導和政策引導,深化部省戰略合作,積極支持工業大省挑大梁。聚焦鏈主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重點企業,建立健全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問題訴求解決閉環機制,推動經營主體迸發更大活力。
二是努力擴大有效需求。深入開展消費品、原材料“三品”行動,組織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推動醫療裝備、通用航空、郵輪游艇等產業創新發展,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創造需求。加強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十四五”專項規劃統籌調度,聯合國家開發銀行實施專項貸款,加大制造業投資力度。引導拓展重點國家及“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市場,鞏固工業產品出口。
三是發展壯大新興產業。開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加速向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邁進。加快發展5G、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裝備等新興產業,進一步增強高鐵、電力裝備、新能源汽車、光伏、通信設備等領域發展動能。謝謝。
2023-07-19 10:13:43
澎湃新聞記者:
信息通信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請問,上半年工信部在提升信息通信服務水平上面開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還有哪些工作舉措?謝謝。
2023-07-19 10:19:51
趙志國:
謝謝你的提問。信息通信與人民群眾利益息息相關。上半年,我部多措并舉,加快健全行業現代化綜合服務體系,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著力健全政策標準。部署2023年信息通信行業行風建設和糾風工作,明確工作目標和9項重點任務,指導全行業筑牢服務基石。組織制定《APP用戶權益保護測評規范》《小程序個人信息保護規范》等19項標準,進一步健全服務制度體系。
二是著力增強服務能力。實施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能力提升行動,提升全流程服務感知及全鏈條管理能力。評選表彰全國用戶滿意電信服務明星和班組,鼓勵全行業爭先創優,增強窗口服務能力。組織17Audi零件35家網站和APP完成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讓智能生活有溫度、無障礙。
三是著力整治重點問題。加強APP重點問題監管,壓實應用商店“守門員”責任,公開通報188款違規APP。深化垃圾信息和詐騙電話治理,上半年,共攔截垃圾信息超9Porsche零件0億次,攔截涉詐電話14.2億次和涉詐短信15.1億條,營造更安全的信息服務環境。
四是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印發《關于電信設備進網許可制度若干改革舉措的通知》,推進進網許可標志電子化,為企業減負增效。發布互聯網平臺規則公開透明度公約,推動70余家主要互聯網企業簽署實施,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下一步,我部將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規范引導,營造良好行業生態。細化標準規范,抓住應用商店、智能終端等關鍵環節,加強移動互聯網應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動行業上下游協同規范發藍寶堅尼零件展。研究制定電信服務合規指南,引導企業突出服務導向,營造讓群眾放心滿意的信息消費環境。
二是技管結合,維護用戶合法權益。加快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立完善APP認證簽名體系,高效支撐行業監管和服務行業發展。重點整治用戶反映突出的欺騙誤汽車空氣芯導下載、強制自動續費等痛點問題。推廣“騷擾電話拒接”服務,強化電信網絡詐騙一體化技防手段,進一步筑牢安全防線。
三是利企惠民,提升綜合服務水平。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推進壓縮審批時限、優化審批流程等改革舉措,持續激發電信市場活力。進一步提升一體化、智能化數字服務和用戶響應能力,全面推進常用電信服務線上辦、異地辦,加強移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標準和機制建設,為用戶提供更便捷、更貼心的信息通信服務。
謝謝!
2023-07-19 10:20:05
封面新聞記者:
消費品工業同人民群眾的生活關系最直接,聯系也最緊密,是我國傳統優勢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請問下一步工信部將采取哪些措施,來推動消費品工業的高質量發展?謝謝。
2023-07-19 10:24:33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 陶青:
謝謝你的提問。消費品工業是我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滿足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筑牢實體經濟根基的基本盤。今年上半年,隨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的深入實施,國內消費場景逐步恢復,物流水平快速回升,“大健康”“可持續”等消費熱點不斷涌現,消費市場正在逐步復蘇。上半年,消費品工業整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電動自行車、冰箱、空調等產品產量兩位數增長。
下一步,我們將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加快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進一步夯實擴大內需戰略供給基礎,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是千方百計穩增長。近期,我們將發布實施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著力穩住家居用品、塑料制品、皮革、食品等重點行業,充分激發內需潛力,積極促進出口優勢,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也歡迎各位記者朋友提前關注。鞏固消費品傳統產業的優勢地位,前瞻布局生物制造等未來產業,積極培育行業新的增長點。
二是全力以赴保民生。持續開展疫苗、藥物等重點醫療物資生產調度,保障常態化的物資需求。加快小品種藥集中生產基地建設,開展短缺藥品生產供應監測,保障市場有序穩定供應。組織嬰配乳粉企業建設質量溯源體系,引導實現品質消費、放心消費。
三是多措并舉擴消費。組織研究機構、行業協會和有關地方開展好2023年“三品”全國行活動,發布推廣百項升級和創新消費品,持續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促消費活動。探索建立品牌發現和價值評價機制,分類培育制造品牌、消費品牌、區域品牌,分級打造消費名品方陣,加快形成一批特色產業集群和優質區域品牌。謝謝!
2023-07-19 10:24:59
鳳凰衛Benz零件視記者:
當前,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是國際競爭和合作的熱點。能否介紹一下工信部在應對全球產業格局調整,推動國際合作方面開展的工作和下一步的考慮?謝謝。
2023-07-19 10:30:01
趙志國:
謝謝你的提問。我們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開放發展的理念,推動構建互利共贏的國際產業合作體系。當前,工業和信息化發展面臨復雜的外部環境,但我們開放發展的決心不會動搖,我們正在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多做順應全球化大趨勢、符合各方共同利益的事,以中國的確定性對沖外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
一是推動高水平開放。近年來《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中制造業領域外商投資準入限制不斷減少。我們積極落實外資企業國民待遇,鼓勵和引導外商加大在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等領域的投資。連續與相關外資企業開展實地調研、專業研討、政策宣介等相關活動,持續強化外資企業對中國的市場前景、營商環境的信心。
二是搭建交流合作平臺。我們積極通過政府間的對話機制,開展產業政策協調對接,為產業合作搭建平臺。7月4日,我部與廣東省人民政府水箱精、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了中國汽車材料—東盟新興產業論壇,發布了《新興產業合作倡議(深圳倡議)》,與東盟各國凝聚合作共識,引導企業對接,切實推動合作汽車材料報價。我們積極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在廈門舉辦了全球發展倡議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論壇,啟動了全球發展倡議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網絡,來自全球不同區域的88家多元主體首批加入。我們還啟動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大數據合作中心,服務“數字絲綢之路”建設。舉辦中國—塞內加爾數字合作論壇,推動中塞數字和信息通信領域的合作。舉辦第十八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和第二屆中小企業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共享各國中小企業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徑。今年以來,我們與俄羅斯、德國、法國、沙特、印尼、塞內加爾等國主管部門開展了機制性磋商交Skoda零件流,與有關國家簽署了合作協議,不斷促進工信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
三是在多邊場合倡導產業國際合作。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口負責國際電信聯盟、亞太電信組織相關工作,同時參加G20數字經濟以及APEC中小企業、電信、汽車相關機制工作。我們在相關多邊場合積極推動數字創新合作等倡議,倡導營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發展環境,合力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共同推動世界經濟穩定復蘇。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開放合作。一是進一步擴大制造業、信息通信業高水平開放,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二是積極發揮政府間多雙邊合作機制作用,加強對外政策協調,努力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暢通;三是通過相關國際組織和多邊平臺參與全球數字治理,推動數字經濟合作。下半年,我們還將在金磚、中拉等框架下,舉辦多場國際交流活動。歡迎媒體朋友們參與報道。謝謝!
2023-07-19 10:30:16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記者:
我們注意到,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請問我國制造業智能化轉型的進展情況現在怎么樣?謝謝。
2023-07-19 10:30:45
陶青:
謝謝你的提問。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以來,制造企業改造升級需求不斷釋放,我國制造業智能化轉型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涌現出不少創新亮點。
一是智能工廠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水平持續提升。截至目前,各地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近8000個,其中,2500余個達到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2級以上水平,基本完成了數字化轉型;209個探索了智能化升級,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經過轉型,這些示范工廠產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了20.7%,生產效率平均提升了34.8%,產品不良品率平均下降了27.4%,碳排放平均減少了21.2%。
二是智能制造新場景、新方案、新模式不斷涌現。新型制造模式已經從概念框架走向落地實施。汽車、大飛機、工程機械等汽車零件裝備制造業探索協同設計、虛擬驗證、遠程運維等模式,促進產品快速迭代和效益提升;家電、服裝等消費品行業創新大規模定制、用戶直連制造、共享制造等模式,滿足個性化需求,挖掘體驗價值;石化、冶金、建材等原材料行業實施產銷一體化運營、跨工序質量管控等模式,促進產業提質增效、本質安全和節能降耗。
三是智能制造國際合作持續深化。上半年,國際電工委員會在工業控制領域發布了5項由中國專家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中國貢獻的智能制造國際標準累計已達到50余項,中國專家參與了IEC/ISO/ITU中90%的智能制造國際標準工作組。同期,中美德日等17個國家85家機構聯合成臺北汽車零件立了國際智能制造聯盟,中德、中法、中日之間的智能制造雙邊合作機制也在不斷深化,智能制造國際多雙邊創新合作機制不斷完善。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統籌抓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持續深入推進場景模式的推廣、解決方案攻關、標準體系建設等重點工作,全面推動制造業數字化普及,系統推進智能化升級,促進有效投資需求,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不斷增強實體經濟發展的新動能。謝謝。
2023-07-19 10:31:05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5G商用四年以來,在推動數字化轉型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請您介紹一下5G發展取得了哪些成效?接下來還將采取哪些措施加快推動5G發展?謝謝。
2023-07-19 10:36:09
趙志國:
謝謝你的提問。5G已經成為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也是推動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關鍵驅動。在黨中央、國務院統籌部署下,我部會同產業各方,深化網絡覆蓋和共建共享,深入推進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和“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加速產業成熟,跑出了中國5G發展“加速度”,有力推動移動通信產業高質量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是網絡建設穩步推進。截至6月底,我國5G基站累計達到293.7萬個,覆蓋所有地級市城區、縣城城區,覆蓋廣度深度持續拓展。5G共建共享基站超173萬個,啟動全球首個5G異網漫游試商用,5G網絡加快向集約高效、綠色低碳發展。
二是融合應用深入拓展。5G行業應用融入60個國民經濟大類,應用案例數超5萬個。開展5G工廠“百千萬”行動,覆蓋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石化化工、鋼鐵等12個重點行業。5G新通話、虛擬數字人等新應用創新活躍,撬動流量消費穩步增長,5G移動電話用戶達6.76億戶,5G流量占比達42.9%。
三是產業基礎日漸夯實。5G輕量化核心網、定制化基站等網絡設備逐步落地。行業終端成本大幅降低,5G模組價格下探至400元。5G終端產品日益豐富,截至6月底,已有手機、無線CPE、無線路由器、車載終端等1274款5G終端產品獲得進網許可。發布新版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率先在全球將6GHz頻段劃分用于5G/6G系統,引領創新發展。
下一步,我部將按照“建用研”工作思路穩步推進,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為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提供更堅實支撐。一是堅持適度超前,筑牢5G數字底座。積極推進5G網絡建設,持續拓展5G網絡覆蓋廣度深度,推進城市汽車機油芯地區重點場景5G網絡深度覆蓋,進一步向鄉鎮和農村地區延伸。開展“信號升格”專項行動,全面提升重點場景5G網絡質量。二是堅持分業施策,拓展5G應用規模。拓展工業、礦業、電力、港口等先導領域的應用規模,深入挖掘醫療、教育、文旅等試點領域典型應用場景。打造“5G+工業互聯網”發展升級版,今年推動不少于3000家企業建設5G工廠。強化5G應用產業支撐,大力推動5G輕量化(RedC奧迪零件ap)技術研發,促進5G應用持續降成本、上規模。三是堅持創新引領,推動5G演進和6G技術研發。持續向增強5G演進升級,支持5G R臺北汽車材料18基站、5G新型終端等技術產品攻關,不斷支撐5G新特性、新業務。大力推動6G技術研究,開展技術試驗,深化交流合作,加快6G創新發展。謝謝。
2023-07-19 10:37:58
中宏網記者: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動綠色發展作出了系列重要部署,工業是我國綠色發展的重要領域。請問,目前我國工業領域綠色發展的成效如何?接下來還有哪些考慮和打算?謝謝。
2023-07-19 10:40:15
陶青:
謝謝你的提問。黨的二十大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強調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生產方式的綠色轉型。加快工業綠色發展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戰略要求,也是新型工業化的應有之義。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構建綠色制造體系為牽引,大力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在各方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我國工業綠色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鋼鐵行業干熄焦、燒結余熱發電等技術逐漸普及,石化行業千萬噸級煉油、百萬噸級乙烯等大型化裝備應用水平持續提高,水泥行業新型干法熟料生VW零件產線平均單線規模提升至3605噸/日以上,電解鋁行業新建項目全部采用400KA以上電解槽技術,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建成了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主導產業總產值達20萬億元。
二是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已累計對超5萬家企業開展節能監察和診斷服務,目前鋼鐵、原鋁、水泥熟料等單位產品能效處于世界先進水平,5G基站單站能耗較商用初期下降20%以上。資源循環利用能力不斷增強,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福斯零件率穩步提高,已建成1萬余個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服務 TC:osder9follow7
發佈留言